旧文

弟弟妹妹的寒假作业
2011-2-10 11:30 阅读(37)

没别的,就是好奇。还是更偏爱数学。

从堂弟的作业本上抄了几道题,都有点想法的几道题。他刚读完初一上学期。
1、已知|x+1|与|y+1|互为相反数,则|x|+|y|=____。
这个很简单,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大于等于0的,依题意,|x+1|和|y+1|都只能等于0,那么x=y=-1,答案就是2了。
可是就在当年,只要含绝对值的题目我就是做不出,没少进过办公室去问,可是到了高中,那些什么零点分段讨论法和数轴法一下就会了。现在再回过头来,发现只要理解下面要说的第2题的结论就可以过五关斩六将了。给你一个或几个法则,然后围绕他们进行文字游戏,不要去质疑法则的正确性,所以结果必定是一定的,这就是我们的素质教育。
2、已知a是一个有理数,请问a的相反数大于0,等于0还是小于0?
这种傻题目也拿出来?我保证还是有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虽然超级简单。
当a>0时,-a 当a=0时,-a=a=0,
当a0。
结果对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有这样一种穷举的思想,这个最基本的要分情况讨论的思想,高中读过去了一年好像才有所认知,那时候,从来就没有这个概念,想当然就按最常见的情况写答案,于是永远只能得那么一两分。其实,真正领会到这种思想,也许是经历得多了,被逼出来的。
3、若代数式x^2-3x+2-(y-3)/x是关于x的多项式,其中y为常数,试求多项式y^2+2y+1的值。
看完这题,发了几分钟呆,不知道如何下手,只是看着那个分式略有疑虑。于是掏出手机,打开Opera Mini,搜索“多项式 百科”。毫无疑问,百度百科肯定靠在最前面,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选择了靠后的维基百科。果然在行文中发现了“分式不属于多项式”,于是很自然地就心算出结果16。后来仍不住还是看了一下百度百科,抄来抄去的内容很长很长,连维基都望尘莫及了,可就是没有我要的那句。这再一次验证了,学术文献上维基,娱乐新闻找百度。
4、__________称为扇形。
终于来了,这种垃圾题目,造就多少生灵涂炭,忽略之。

虽然最后挑出来成文的只有这4道题,但是可以引发的思考却很多,这正是我认为的意义所在。另外,作业本上的语文题,一开始就是满页拼音,仔细看了一下,难度堪比高考,咱都知道,高考里面这是第一题……。英语的话还是过去那样的模子,只要背课文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政史地和理化生就懒得看了,既没时间又忘记了很多。话说回来,自从上了大学,我才猛然发现,自己当初就算随便看看政史地也是多么好,弄得自己连一些常识都不知道,理化生也根本不能成为谈资,不过换个角度来说也好,可以向他人讨教,增进对人和对事的了解,光看书的话有很多都学不到。

到堂妹家,这才发现,她的寒假作业是这样的:每门课一本辅导书(基本全是题目的那种),外加各种试卷,全部堆起来应该有个一二十厘米了!原来,姑姑说她老师安排她们的寒假——每天做6个小时作业就可以了,是这么回事!她下学期升高中。
我只想说,这真的是发宝气!我整个中学从没哪次布置作业布置这么多的!她们很苦。据了解,当地初中很多,高中却只有两所,好的那所(也就是重点吧)只招600人,其余的分到另外一所一般的,全县初中毕业生2000人,这比例,让我不禁想起一个时下的热门词——考研。

好吧,还是看看题目。这次是她有什么问的我就答什么,堂弟的我是随便翻的。
还是说数学,在我点明对数学更有兴趣之后,题目也就多了起来。不过比较背时,她这期学的是几何,唉,十来道有一两道想不出,毕竟做几何除了感觉,还是要记点基本概念和定理的。后面有道题是代数的,可居然是证明(sin alpha)^2+(sin beta)^2=1和余弦定理。真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忘其根本了。得承认,这是高一数学书上现成的例题,即使不是例题,证明也是清清楚楚印在教科书上的。自己来证,无非就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而是即使找到突破口了,但是缺少必要的严谨,那样就不叫证明,更不能称为数学了。其实,那个准确地说应该叫助记方法……。在高中,这个就相当于小学做乘除法要被的九九乘法表,证明并不是重点(不是重点就忽略,嗯,应试教育本来就是这样)。
物理真不好跟她说,毕竟初中和高中隔阂比较大,一些基本的东西都没学,还好答案有解析,就帮着理解一下。
化学,就两道吧,在这里简化一下。一道是这样,知道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也知道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求各自的反应系数。这……质量的数值除以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不就是摩尔数的数值吗?去分母不就是反应系数之比了?可是……堂妹还在读初中,摩尔这个概念高中才说的,于是我很痛苦。另一道是这样,首先告诉你阿伏加德罗定律,然后说有aL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与氧气反应,用去了a/2L的氧气,问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这道题高一的时候我是懵懵懂懂的,现在当然知道,这是最最基本的题了。

这种感觉很明显了,初中没什么题目,就到高中去抓几个,高中没什么题目,就到大学去抓几个,回过头来看,都是吓唬人的,考的的确是能力,的确是思考能力,不过就是有一个弊端,显而易见的,大家都知道。

在表弟妹家的时候,表弟很小,不知道读几年级,表妹的话书不在,是看的另外一个妹妹的,高二的书,英语一大堆,拿起化学书,里面的卷子数量充分体现了她是个高中生。在这里,主要还是烤火看电视。

小学生写作文呢,基本上就是三段,总-分-总结构,要不就是总-分结构,中学呢,无非就是自然段多了点。我觉得吧,脑袋长在我自己头上,一不是给老师看,二不是给领导批,干嘛这么八股!

旧文》上有1个想法

  1. Pingback引用通告: 一次次擦身而过 | Thank you, Sami! United States WordPress Unknow Os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