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1月初

26号的时候,寝室断网了,3号开始期末开始考试,所以这网断得真准。期间没能上网更新日志,很多事我都用关键字记录在了手机备忘录上。

蹭网小风波(26日)

停网当晚回宿舍时,即被室友王亮告知没网了,我那可怜的CSDN数据库也卡在了30.0%之前。罗怀彬的脑袋可转得够快的,立马想到了去隔壁毛亚强那儿拉线共享,与此同时王亮也表示双手赞成。可我已经把无线路由器收进了包装盒里,从心底里讲,我是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最终,我要感谢毛亚强,从大局出发,没有接受他们的提议。

没过两天,王亮联系到了头上的寝室,与李延杰沟通后,在他与李昭文两位帐号所有人的同意下,我被无奈地指派去组建线路。还好,隔着一面墙,信号就已去了一格,再者楼上喜欢打CF,带宽只有1M,王也不好轻举妄动,登录QQ接收最新班级群信息也符合全寝室的根本利益,勉强打开几个网页看看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干扰。

寝室还是很安静的。良好的氛围,竟造就了之后几天我、王、吴跑三人起早贪黑自习的景象,关掉大灯开各自的台灯,让他们感慨颇有高中的感觉。我认为,如果罗和彭志文也不去图书馆的话,那味道会更强烈,不过他们不在,安宁的气息倒也愈加怡人。

后来,42室的刘哲想与李昭文寝室共享无线网络,我的电话又响了。修改了防火墙的设置后,我也算获得了另一个经验:隔了两道墙,信号就只有一格了,把笔记本尽量靠墙放,又有三格,很是诡异。

最后,倒数第二天,毛要把电脑打包寄存了。王闻讯前往谈来2M的帐号,只为下载《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等几部电影,我也沾了边,又上了两天的网。有一点需要备注一下,路由器是挤不下星空极速的,到隔壁去确认了网络连接情况后我才恍然大悟。

继续阅读

评估小组,来了么?

如果有幸被评估专家问道,我一定会对他(们)说:“真心地希望你们年年都来,因为你们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11年12月5日至8日,对于我的大学来说,是关乎生死的一连三天,教育部的专家莅临进行本科教学评估。关于此次评估,说白了就是,过了学校就可以继续颁发得到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学位证,否则在读的我们在这一点上会受到“影响”。

早在上半年,学校就已经接到了评估预告,各项“准备工作”就已渐次启动,到指定日期前一周的兴师动众,到评估期间的轰轰烈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本想在那3天当中以满腔热血完稿的,可惜终究敌不过“3分钟热度”,现在我已回至家中,“无所事事”之余,这一心愿也终于可以被完成。

继续阅读

临概要挂

这考试应该算是史上第一次没有重点的考试吧,但是题目却出得很显临床专业性,听带了小抄的同学们说,翻都翻不到。

老师,你们也太狠了;挂科,也许真的不远了。

实验考试让我很伤心

我辛辛苦苦做出了结果(V1=9.30ml,V2=9.70ml,标示量%1是96%多一点,标示量%2=101.0%),相对来说算是对的(其他很多人不知什么原因与参考结果相去甚远(V只有4点多)),却只有8.5分。

事后,听在另一实验室的室友张志刚说他也是认真做的,却得到了11次试验以来首次跌出9.0分的结果,反倒是那些打酱油等别人出结果的还上了9.0。

这真TM什么世道!当然,我的几处错误确实会导致扣分,比如将烧杯内溶液倒入容量瓶没用玻璃棒(就1根,我怎么好去污染它),答消耗碘滴定的体积时说了9.3而不是9.30(这里要感谢沈程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的提醒,嗯嗯)——但我最为不能接受的地方在于,那些套用别人数据的盗窃者,怎么能比实干者得更高分?教训啊!

关电灯还是关电扇

早上的过了8点,没有打铃声,但是多媒体的线路供电正常,大家也就将就着过了。
问题是来电后,所有的等齐刷刷地亮了——这是好事,但有一盏电扇顺带着被开启了。
后排的张同学在无数的回头观望下略显惊恐,但至少还是主动去调控就在旁边的各种按钮了。结果是,调试了半天,其间带动了其它好几个风扇,当然,看到叶片动时她立马会去复位,让我跌破眼镜的是,最后她居然没能关掉那个来电时就转动起来的……“无奈”之下任其转了一节课的时间!我因为距离较远,课后去试探了几秒钟就搞定了。
我要说的是,首先,这位同学的为人态度很有问题,大冬天的,让人家吹四十几分钟的冷风,怎么也说不过去啊;其次,办事方法有待提高,其实很简单,全关了,然后逐个开,不亮灯的开关一律拨回去就好了嘛,十几秒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