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s40的美好时光

可以说,我读了多久大学,这手机就用了多久。虽然我打算换室友吴跑低价抛售的华为U8800了,但原因并不是我的诺基亚7610S要寿终正寝了,实在是s40有很多事没法处理。令我欣慰的是,区区的s40,也让我榨干了它的价值。

最值得点出的是,经肖洋的一次告知(听说s40可以后台运行程序了),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摸索出了将s40系统实现软件后台运行的方法(点击这里下载Word文档)。

也同样是他的相告,我才知道只有签名版的软件才可以把网络连接、数据写入、数据读取等等设置成“总是允许”,烦人的询问框也因此再也看不出现了。

在Google阅读器中某些条目的帮助下,我有幸学会了如何寻找免费的主机和空间,并自主搭建了Opera Mini的中转服务器,实现在手机上无障碍访问Google阅读器、维基百科、Twitter等网站。要是在智能手机上,直接效仿电脑修改hosts文件就可以了,还可以开VPN。

除了320万像素带自动聚焦功能的摄像头最没有遗憾,让我清晰地记录了不少画面外,java软件可以直接运行和音乐功放没什么瑕疵(我很少听音乐,但一听就会持续很久)也算可圈可点。

继续阅读

我用电脑

时不时地会被朋友问到怎么不上网,怎么不上线。我都是一笑而过,这年头,不用电脑行吗?除非,上网的帐号到期了,这虽是说笑,但也的确是一条硬道理。说真的,要不是被什么耗时间的事耽搁了,或者几天后有什么需要认真准备的事,我就一定会开电脑,一定会上网,只是没人知道罢了,因为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

懒得打游戏

那个疯狂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充满激情的中学时代。

一开始接触电脑,还是在小学,DOS的简陋界面,成天就是打字,以至于韩日世界杯后家里买来电脑,我也只是闷头练字,可用并不智能的“智能ABC”,不懂拆句成词,就算记住了每个字的排序,又能练成什么水平呢?

那时候并没有联网,所以与外界的数据交换无外乎软盘和光盘。软驱这东西,估计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可是它却离我们无限接近。为什么电脑上分区总是从“C”盘开始?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A”和“B”是预留给软驱的,我奇怪的是,设备都已经淘汰了,却还是从“C”开始。至于光驱,这个按一下会弹出来的东西,应该没人会说不知道。反倒是USB接口,那时并不广为人知,至少我都没正眼看过。

经不住环境的诱惑,我当然也玩起了游戏。不知怎么悟出来的,我竟从电脑箱子里找到了一张游戏光盘,当时没注意盘上写的“Mini Game”,只觉得除了打字,电脑还可以这么用的。神奇之处在于,那时的我连怎么安装软件都不知道,居然能成功地玩起“暴力摩托”,游刃于“漫画英雄”当中。把所有东西一律全装在根目录里,这应该是我当年才会做的傻事。

继续阅读

再玩FIFA

中学时代就已听说,“FIFA”是游戏迷的游戏,“实况”才是足球迷的游戏,现在想来争论这个已经没有必要,以往那个早上7点醒来就为体育晨报,中午和下午急匆匆赶回家只为看到体坛快讯和体育新闻的日子,只能留在记忆中了,至少,这几年的大学生活只能是这样。

从FIFA05的边路传中用头球顶必进,到FIFA06的简单直塞反越位,到FIFA07的守门员Q+W吊前场靠前锋单刀直入,它带给我的是足球无尽的欢乐,即便这很有可能是建立在BUG的基础之上。那时没有联网,所以一切的套路都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对专业的足球迷来说恐怕必定贻笑大方了,那些班门弄斧的小把戏,估计用实况迷的话来说,是对足球技战术的侮辱,是对足球攻防理论莫大的打击。我得恬不知耻地说,简单的操作衍生出了“高效”的进攻方式。

但是,从自幼就喜欢的门神或清道夫,到依据自身身体素质转投中场穿针引线,从对联赛一无所知,到了解所谓的英超、西甲、意甲、德甲、法甲五大联赛,及其各自的国内联赛如西班牙国王杯、意大利超级杯、英格兰足总杯什么的,还有各联赛前几名组成的冠军杯,从胜一场积3分、平一场积1分、负一场积0分,到论净胜球数、客场进球数,从只知道一个联赛只有一二十支队伍,到获知一个赛季结束后最后3名将降级和下一级升级3支队伍,从对转会市场从未听说,到学会在冬歇期和暑假转会窗口大手笔圈人效仿银河战舰I代,从对球队盈亏不闻不问,到通过削减2线和3线阵容、签约克扣巨星工资、降低门票售价拉拢民心来控制球队运营,从无所不用其极地缩减球队人员,到感悟出轮换制(后来看电视才知道有这么个词)的利弊,从对越位的懵懵懂懂,到得心应手地反越位、铤而走险地造越位,利用裁判的进攻有利判罚……毋庸置疑,FIFA游戏在我一步一步积累足球素养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继续阅读

数字电视终于有型了

电视里那一列列的选项菜单,以及遥控器上对应的一块块按钮,如今终于不用再被闲置了。有线电视公司来家里把机顶盒的某个零件换掉以后,用户就可以免费体验三个月的视频收费服务了。

在线影院
很是郁闷,这个页面上的提示只有“没有订购,……”。一眼都看不到。

视频点播
这个不错,一些电影、电视剧,可以在这里被点播,就像在优酷网、土豆网上看电视剧一样。画面质量和基本频道一致,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被压缩得变形,甚至一卡一卡的Internet视频。没有台标,但却有片尾曲时占满全屏的图片广告,这已无关紧要,我要的就是像看普通电视节目那样的清晰度。电视剧里的穿越剧《宫-锁心玉》片头曲,让我找到了去年湖南卫视每晚22:00首播的感觉,一直仅有耳闻的《步步惊心》也让我在这两天一口气看了个够。在电影目录下,可以按影星名字来索引,可惜,只有8个人,其名下的资源也不过寥寥几部,不过,这不妨碍我随意找到认识的几部电影,比如《让子弹飞》。快进、快退、暂停、播放,剧情当中无广告,这才是看电视,这才叫做在看数字电视啊!

电视回看
这个虽然只能看今天、昨天和前天的内容,但是这已经扭转了往日必须准时守候在电视前的境地,高兴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星期二下午家里没人时,我很满意地回看了前一天的《天下足球》。从内容来看,明显是录播,所以当时出现的广告全部再现,但是有快进,直接就被我略过了。我要观看的唯一节目至此再也不会和妈妈的正片有时间冲突了。

在我家这个地区,普及数字电视已经好几年了,直到现在才推出这样的称得上“点播”的功能,实在是不敢恭维。撇开这一点不说的话,在自己有时间观看影视作品时,可以像用录音机一样控制影片的播放,保障电视画质的同时,又不刻意掺杂广告,消费者应该很乐意向这样的收费服务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