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Google文件”时带出的麻烦事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最后选择了“Google文件”即“Google Docs”作为我的网盘。但今天进一步使用后发现了两个蛋疼的问题。

移动文件(夹)无法简洁操作

一开始没找到“剪切”、“移动”之类的字眼,将信将疑地打开“整理”之后,发现显示的带可选框的树状目录就是我要找的。无法一次移动多个文件夹,只能选中一个进行“整理”。操作过后,我发现原来的文件夹仍然在那儿,所谓的移动过程不过是类似于建立了一个快捷方式罢了。

抓狂的时候,难得的冷静令我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下手动创建各个文件夹,然后全选原文件夹或其下的文件(夹),再在点击开的”整理“界面去掉原位置的勾,给目的地打上勾。事就这么成了,可Google这样的设计实在是蠢翻了。

继续阅读

我用电脑

时不时地会被朋友问到怎么不上网,怎么不上线。我都是一笑而过,这年头,不用电脑行吗?除非,上网的帐号到期了,这虽是说笑,但也的确是一条硬道理。说真的,要不是被什么耗时间的事耽搁了,或者几天后有什么需要认真准备的事,我就一定会开电脑,一定会上网,只是没人知道罢了,因为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

懒得打游戏

那个疯狂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充满激情的中学时代。

一开始接触电脑,还是在小学,DOS的简陋界面,成天就是打字,以至于韩日世界杯后家里买来电脑,我也只是闷头练字,可用并不智能的“智能ABC”,不懂拆句成词,就算记住了每个字的排序,又能练成什么水平呢?

那时候并没有联网,所以与外界的数据交换无外乎软盘和光盘。软驱这东西,估计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可是它却离我们无限接近。为什么电脑上分区总是从“C”盘开始?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A”和“B”是预留给软驱的,我奇怪的是,设备都已经淘汰了,却还是从“C”开始。至于光驱,这个按一下会弹出来的东西,应该没人会说不知道。反倒是USB接口,那时并不广为人知,至少我都没正眼看过。

经不住环境的诱惑,我当然也玩起了游戏。不知怎么悟出来的,我竟从电脑箱子里找到了一张游戏光盘,当时没注意盘上写的“Mini Game”,只觉得除了打字,电脑还可以这么用的。神奇之处在于,那时的我连怎么安装软件都不知道,居然能成功地玩起“暴力摩托”,游刃于“漫画英雄”当中。把所有东西一律全装在根目录里,这应该是我当年才会做的傻事。

继续阅读

离线更新Chrome浏览器

数月未归家,chrome都已经推出到了16,而机器上却还是13。如果直接点“关于Google Chrome浏览器”来更新的话,速度必然很慢,经不起等待。

联想到用Chromi提供的方法直接下载离线安装包可以绕过谷歌自己“封闭的”下载,于是立马查询到下载地址:

http://dl.google.com/chrome/install/[版本号后两位]/chrome_installer.exe

但是,最新的版本号是多少?正常人才不会去记这个……好在有各种下载站,有搜索引擎,这不,就找到了这么一条:“Chrome|谷歌浏览器(Google Chrome) 16.0.912.63 官方正式版下载_ …”,所以就是“912.63”了。至此,用迅雷秒到安装包。

未曾想,双击这个chrome_installer.exe却没有反应,打开任务管理器也只能看到一眨眼的工夫。仍旧是搜,“chrome_installer.exe 没反应”,Google chrome 安装记反映的问题和我一致,博主的解决方法用的是IIS,这个让我想到了付东老师,然后就没别的了。

抱着探索的精神,我来到了Chrome的安装路径,发现其实有两个文件夹,一个是以版本13的具体版本号为名,一个是则是对应的版本16的,迟疑了一下,停止了对Chrome的操作,安装杀毒软件去了,重启之后再打开Chrome就已经是版本16了。

虽不确定到底彻底解决了更新问题没有,但用上了目前最新的版本16也就算了。

调试手机页面

如今这个时代,网站不带个手机页面怎么好意思拿出手。不过,连wordpress结构都不清楚、php语言也从没接触过的我,在脑子进水进而花费了一天时间之后,也总算让这件事尘埃落定了。

首先搜“Wordpress 手机页面”,结果标题党一大堆,都是列出一份插件清单,然后不痛不痒地介绍,这真让新手犯难,不知该选哪个好。在浏览了相当数量的页面后,我先后尝试了WP-T-WAP和WordPress Mobile Pack,最后还用到了神奇的mb_strimwidth()函数。现简单小节一下实际操作经历带来的经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