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Google文件”时带出的麻烦事

出于各方面的考虑,我最后选择了“Google文件”即“Google Docs”作为我的网盘。但今天进一步使用后发现了两个蛋疼的问题。

移动文件(夹)无法简洁操作

一开始没找到“剪切”、“移动”之类的字眼,将信将疑地打开“整理”之后,发现显示的带可选框的树状目录就是我要找的。无法一次移动多个文件夹,只能选中一个进行“整理”。操作过后,我发现原来的文件夹仍然在那儿,所谓的移动过程不过是类似于建立了一个快捷方式罢了。

抓狂的时候,难得的冷静令我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需要移动到的文件夹下手动创建各个文件夹,然后全选原文件夹或其下的文件(夹),再在点击开的”整理“界面去掉原位置的勾,给目的地打上勾。事就这么成了,可Google这样的设计实在是蠢翻了。

继续阅读

在excel中一次插入多行

闲着,于是着手整理下半年的短信记录。

其中牵扯到一个问题,最近一次整理留下的文件,其最后一个月记录的肯定是某个月的前多少天的信息。为了不影响那时已经安置妥当的数据,选择在它的上面插入最新出炉的数据便是最顾全大局的方法。只是动辄几十上百条纪录,一行一行地插入新行再粘贴是肯定不可行的,全选原有数据进行拖放太费指尖的力,也容易磨损鼠标,搞不好还会变成调节画面显示比例了。要是能一次插入指定的行数就好了。

这事肯定可行,毋庸置疑。搜索引擎反馈给我的方案也异常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选择多少行执行“插入”便能插入多少行。

在要插入的下方,选中多行,然后插入,就能插入多行。

或者

1、先光标定位到需要插入行位置的选择。
2、选择(拖动光标,选择的行)区域,需要插入多行行则选择多少行。可以看到选择的行区域。
3、点:菜单:插入->行。

我用电脑

时不时地会被朋友问到怎么不上网,怎么不上线。我都是一笑而过,这年头,不用电脑行吗?除非,上网的帐号到期了,这虽是说笑,但也的确是一条硬道理。说真的,要不是被什么耗时间的事耽搁了,或者几天后有什么需要认真准备的事,我就一定会开电脑,一定会上网,只是没人知道罢了,因为没必要弄得人尽皆知。

懒得打游戏

那个疯狂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充满激情的中学时代。

一开始接触电脑,还是在小学,DOS的简陋界面,成天就是打字,以至于韩日世界杯后家里买来电脑,我也只是闷头练字,可用并不智能的“智能ABC”,不懂拆句成词,就算记住了每个字的排序,又能练成什么水平呢?

那时候并没有联网,所以与外界的数据交换无外乎软盘和光盘。软驱这东西,估计现在没几个人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可是它却离我们无限接近。为什么电脑上分区总是从“C”盘开始?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因为“A”和“B”是预留给软驱的,我奇怪的是,设备都已经淘汰了,却还是从“C”开始。至于光驱,这个按一下会弹出来的东西,应该没人会说不知道。反倒是USB接口,那时并不广为人知,至少我都没正眼看过。

经不住环境的诱惑,我当然也玩起了游戏。不知怎么悟出来的,我竟从电脑箱子里找到了一张游戏光盘,当时没注意盘上写的“Mini Game”,只觉得除了打字,电脑还可以这么用的。神奇之处在于,那时的我连怎么安装软件都不知道,居然能成功地玩起“暴力摩托”,游刃于“漫画英雄”当中。把所有东西一律全装在根目录里,这应该是我当年才会做的傻事。

继续阅读

12月底,1月初

26号的时候,寝室断网了,3号开始期末开始考试,所以这网断得真准。期间没能上网更新日志,很多事我都用关键字记录在了手机备忘录上。

蹭网小风波(26日)

停网当晚回宿舍时,即被室友王亮告知没网了,我那可怜的CSDN数据库也卡在了30.0%之前。罗怀彬的脑袋可转得够快的,立马想到了去隔壁毛亚强那儿拉线共享,与此同时王亮也表示双手赞成。可我已经把无线路由器收进了包装盒里,从心底里讲,我是不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继续“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的。最终,我要感谢毛亚强,从大局出发,没有接受他们的提议。

没过两天,王亮联系到了头上的寝室,与李延杰沟通后,在他与李昭文两位帐号所有人的同意下,我被无奈地指派去组建线路。还好,隔着一面墙,信号就已去了一格,再者楼上喜欢打CF,带宽只有1M,王也不好轻举妄动,登录QQ接收最新班级群信息也符合全寝室的根本利益,勉强打开几个网页看看也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干扰。

寝室还是很安静的。良好的氛围,竟造就了之后几天我、王、吴跑三人起早贪黑自习的景象,关掉大灯开各自的台灯,让他们感慨颇有高中的感觉。我认为,如果罗和彭志文也不去图书馆的话,那味道会更强烈,不过他们不在,安宁的气息倒也愈加怡人。

后来,42室的刘哲想与李昭文寝室共享无线网络,我的电话又响了。修改了防火墙的设置后,我也算获得了另一个经验:隔了两道墙,信号就只有一格了,把笔记本尽量靠墙放,又有三格,很是诡异。

最后,倒数第二天,毛要把电脑打包寄存了。王闻讯前往谈来2M的帐号,只为下载《龙门飞甲》、《金陵十三钗》等几部电影,我也沾了边,又上了两天的网。有一点需要备注一下,路由器是挤不下星空极速的,到隔壁去确认了网络连接情况后我才恍然大悟。

继续阅读

又是穿越

昨晚在QQ音乐的网页时,手贱点到了那两部穿越剧的视频,结果一看就不可收拾了,好像就那样持续到了子夜……

在看完花絮里刘诗诗的多次笑场后,我不得不感慨,她的开怀大笑真是很有爆破力,若曦这样一个窈窕淑女的形象瞬间就被土崩瓦解了;其次有一次笑得太开心,都忘记去以手遮口,那洁白而整齐的牙齿很是让人羡慕,但就是在看了这个画面后,我才对女士们笑时遮口这一行为有所感悟,不遮实在是有些怪异,也许那就是人们说的不雅吧。

除此之外,有一段若曦和晴川的恶搞视频让我印象深刻。杨幂临走前对雍正说,在弘历继位前一定要让他去山东大明湖畔找一个叫夏雨荷的女人。老四说疑惑地说没打算传位给弘历。说自己是若曦的晴川晕了,难道又被电视剧耍了,乾隆也是篡位的……总之就是一堆乱七八糟的,让人哭笑不得。

晴川铁定是又要穿清去的,20号就放了,吴奇隆和刘诗诗这对最佳荧屏情侣也被传言会再续前缘,只是纯粹的时间问题。而我觉得,是该去图书馆看看枯燥的、正常的清朝历史了。

想在网上找到清朝正史的推荐,一本成书于民国期间的《清史稿》让我眼前一亮,还有一本《正说清十二帝》。前者在维基百科上有介绍,一句“由于参加编修的史官多为清朝遗老,书中对清朝歌功颂德,贬低辛亥革命,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后,把此书定为禁书,禁止刊印发售”让我顿有所思。查阅更多资料后我才知道,原来一个朝代的历史是在它灭亡后才开始被清理的,这势必会让历史的编纂因为人的参与而偏离原本的真相这一事实雪上加霜。清辱明,雍亦可为己美名。后者的作者身处社会主义社会,更是让我拿捏不准了。

要穿就穿吧,不要老在康雍乾的盛世里转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