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啸叫的扩音器

大学的课堂不比高中,教室大了,老师也懒了,所以扩音器成了标配。我们都高中那会儿,这个物品压根就没上过台,在我印象中,就初中时按班主任左旺华的意思找过186还是哪个班的贺红梅老师借用过一次,这个设备完全是老师自己的“奢侈品”。

好像也正是那一次,我作为该年级的团支书中的团支书多期以来,第一次不可避免地上台搞年级活动,联系好老师们、参赛者们在教室里评选校演讲比赛的本年级组初赛晋级者,还把从小学起就被老师和同学视为人才的徐姝杰给弄哭了……

其实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广播,可惜声源只能来自广播站。

后来高二有了多媒体,但仅仅是多了台电脑和投影仪,到大学可就什么都有了,老师们不但不用再吃粉笔灰,嗓子也轻松了不少,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电子产品带来方便的同时,总会不经意令老师们感到尴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即便是老师,面对这些新生事物不听话的情况,也会感到措手不及的。如果是高中,那还好,投影仪用不了不算什么,老师们的法宝——人肉刷屏立刻就可以派上用场。在大学里就没有必要那么争分夺秒了,老师首先会用大家的时间进行设备的更换或者联系维护人员,最后实在来不及,就“形象而生动”地“照本宣科”了。

这一次我决定好好深究一下扩音器的杂音问题,揭开结在心里多年的一个物理谜团:为什么经常遇到扩音器发出持续尖叫的现象?

继续阅读

评估小组,来了么?

如果有幸被评估专家问道,我一定会对他(们)说:“真心地希望你们年年都来,因为你们的到来,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011年12月5日至8日,对于我的大学来说,是关乎生死的一连三天,教育部的专家莅临进行本科教学评估。关于此次评估,说白了就是,过了学校就可以继续颁发得到国家教育部承认的学位证,否则在读的我们在这一点上会受到“影响”。

早在上半年,学校就已经接到了评估预告,各项“准备工作”就已渐次启动,到指定日期前一周的兴师动众,到评估期间的轰轰烈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本想在那3天当中以满腔热血完稿的,可惜终究敌不过“3分钟热度”,现在我已回至家中,“无所事事”之余,这一心愿也终于可以被完成。

继续阅读

谢谢你的一两分钟

室友王亮说,在考六级的时候,快速阅读硬是有两个填空找不到,但是别的老师在收第一张答题卡的时候,这位老师却在等他,等了一两分钟,最后他实在是没办法也不好意思了,“你收吧”交出了答题卡。

其实我进考场后坐下没多久,就发现了,她是我们临概的儿科老师啊。考后的一次课上,旁边的王说正在上课的老师好眼熟,我了个去,就是六级的那个监考老师啊!他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觉得这么亲切!”

事实上,王是那一列的第一个考生,我是最后一个!给了他一两分钟,其实也就给了我一两分钟,当时我就觉得她来得好慢,毕竟别人都快收完了,原来是这个原因。

真要好好谢谢钟金艳老师!你是这门课唯一与我们共享所教内容的课件的老师!第一次听你的课时,我就觉得你很眼熟了,因为你的头实在是太像太像我朋友的朋友,吴丽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