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总闷在同一个地方,那就肯定会有所见,继而有所感。这不,今天中午出门搭公交时,就又有故事要说了。
不差电子产品
这辆6路车要途经三中和三小,碰巧那时候也有两点半多,车上密密麻麻地站着“校服控”们。在我附近的一位小个子,一手抓着扶手,一手在玩弄着智能手机——在横屏浏览着什么,全触摸屏,翻页翻得很自在。到学校了,一个之前一直背对着我看向窗外的女生,她的耳机线也在她从我身边经过时展露无遗。又过了一站,我下车了,低头看手机不看路的、听歌过马路的更是比比皆是。
虽然没看到iPhone、平板、PSP,他们也用不着摄像机,但我完全可以理解为,那些要么因为天冷而放在口袋里,要么块头大放在书包里,要么担心被同学抢着借而放在家里。同样是90后,可她们却注定要比我们这些年代之初的一代更享受。
我们高中有什么?刚入学的时候,周琪琪带了手机,最后在朱老师的教育下,也感受到了班长的责任,不带了。后来好像黄梁丽也带了,我从彭永权那儿借过来测试了一下,打开黎梦琳琳同学的QQ相册很成功。自那次体验之后,我就非常向往手机上网了(直到进大学,才开始了第二次手机上网……),但就是不知道手机上网的贵是怎么个贵法。到了高三,班上貌似也只不过存在着区区几台手机,功能也非常非常简单(现在想来那操作界面真是好丑好丑)。这里要提一下张叶宁,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的她很是让我印象深刻啊,好几次看到她在一楼大厅插IC卡和家里聊近况。总结这个电话情况啊,一个词就够了,“偷偷摸摸”。
我们高中有什么?黑白的步步高、黑白的诺亚舟,黑白的MP3。前面那两个就是传说中的学习机,其实都用来100层、消俄罗斯方块和打魔塔。对了,王智伟打这些就打得相当起劲、相当有水平啦,被大家弄的各种奄奄一息,到他那里不过是小菜一碟的起死回生。(轻度夸张了一下。)到学习机的官方网站去看下载排行,各种学习资料也不过是象征性地排在前面,论坛里讨论得最火爆的还是游戏。至于MP3,后面几个学期当然也有了彩屏的,存储量也慢慢扩充到了1G、2G。据说老朱来“视察”的时候,学习机有快捷键可以立即切换到英汉词典,至于MP3,只要不是当场唱的中国话,都可以说成是轻轻松松学英语。因此这两样比较泛滥。
四大名校有什么?桌布、教科书、参考书、各种必要的文具。换了邓映民校长,什么乱七八糟的国家考试都给推掉了,高中尤其是我们高三的双休日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没道理不放了。老师们也时不时成群结队地跑到长沙去参观学习,回来传达名校的价值观念。虽然我现在知道,能上四大名校的估计也有不少官二代、富二代,但他们能这般坚忍、克制,确是让我由衷钦佩。
予之有道
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我们也不能死扣在教条上,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一开始就表明了,要讨论的是中小学生应当有个什么样的手机,而不是该不该拥有手机。事实上,提出他们该不该有个手机这个问题,如同问大学生该不该谈恋爱一般可笑。
不妨先听一个故事,来自和谐的“黄色”网站“糗事百科”(具体出处请点这里)。
买了一台手机,塞班系统,广告避嫌型号不说了,儿子想要,我舍不得,儿子在他妈妈面前磨叽,似乎是求老婆说服我,把手机换给他,小子读初三,用这么好的手机干什么?可老婆受到儿子蛊惑,命我把手机换给儿子。
这也太悲催了吧。
不得已,混了一晚上塞班论坛,下载了一个刷机包,删除里面全部软件,只留打电话接电话的功能,连短信模块都删了,夜里1点左右,改包成功,然后把改过的包,刷进了手机。
主清除、主复位后,我把手机放到了儿子的床头,小子,拿去玩儿吧。
或许,这位用心良苦的老爸的确如诙谐的评论里说的那样,“不厚道”、“太腹黑”了,但他的思想我是双手赞成的。尤其是我们,在大学里混了这么久,作为过来人,都很清楚,连s40的机器都能上网、玩游戏,更不用说智能机,看看有多少人上课一句话都没听,看看有多少人蹲厕所蹲得不想站起来,看看有多少人培养出了失眠。给一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无疑是最恰当的做法——既满足了他们的新鲜感,避免了沉溺的危机,自己也没有涉及到像真理部那样的洗脑行为——我认为是值得推广的。
当然,给个几十块钱的黑白手机才最为稳妥,不然小心小兔崽子在第二天睡觉前就刷了回去!
最后一句话有道理,哈哈
嗯,父母都是为了孩子,不容易呀。
我就是连那么一部微型大哥大都没有。。
相信这个你懂的嘛,随便拿一个手机都能玩得转。再说了,我们都不是小孩子了,无所谓的啦。
小兔崽子~哈哈
要是交给你这样的孩子啊,那大可放心了~反正玩不飞^o^
突然想起一个概念:数字化鸿沟
另一方面,我很好奇为什么电脑在多数学生的眼里只是游戏机,难道不应该是一个资讯渠道么,如同电视一样,但是更强大,具有交互的能力0.0
当然,我就是一个学生 ORZ
家里的第一台智能机也是我入的…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