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这样的人

高中生活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但是大学生活却更加真实。以前是全部向分数看齐,忽视个性;现在是没人会讨论挂科之外的成绩信息,我们更注重的是平日里的你来我往。后面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切的,我们才能在彼此平行的世界里将一个人看得更清楚。

大嘴巴型

高中时毕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坐而论道需要一张滔滔不绝的大口,各种思想碰撞出来的火花让我们一次次放下手中的笔,遐想着外面广阔而斑斓的世界。这其中,肖的“异类”思想让我觉得头头是道,他的处事风格也令我赞叹不已,我们自然成为了好友。

只是没有想到,进了大学,一切都变了。尘世已经把他的利嘴打磨得更加锐利,“口无遮拦”和“暗语中伤”就算是我对他的偏见吧。

在公共场合,比如朋友小聚时、和亲戚一起吃饭时,明明是问我的问题,甚至是私人问题,他都要抢过去说,好像自己都知道,而那样的表情和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总令我感到刺痛。在这种情况下,我才懒得叫住他,纠正他,倒还不如听听他到底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没错,他知道的就算了,不知道的就永远别让他知道,只能这么跟他打交道了,连我在场的时候他什么都敢说,背地里真的就不敢想像了。

私底下我们还是免不了要聊聊天的。在他面前习惯性地成为一个聆听者,也许是偶然但更是必然。某次谈心他说到了他的一个苦恼,我已经很明确地告诉他,“说个不停,不让听的人喘息“就是最大问题,我也希望他能早日从“身边没人愿意听他说话”的自我圈禁中走出来。回到前面,聆听归聆听,他也有知道要停下来让我说两句的时候,只可惜,我会往远了谈,因为我实在不敢让他对我的生活获知太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面对面讨论国家兴亡等大话题时,在他一次又一次批判我的想法时,我没有过多争辩;当然,他课外书读得多,我汲取一下各种观点也未尝不可。

僵尸型

这个小标题显然夸张了,我必须赔个不是,但是这么描述,估计也囊括了他的一大特性。

在寝室上网时,彭总是会“阴魂不散”地出现在我后面,盯着屏幕一直看。他没有带电脑来,走过来看看当然可以。只是,我们搬到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也知道我只是偶尔玩玩“极品飞车9:最高通缉”,其余时间主要就是浏览网页,极少在电脑上登录QQ。既然如此,那么我每次在QQ上与人聊天时为什么你总要恰好出现在我背后?为什么我上Google阅读器看一些不希望你受到玷污的文章(这些内容只占每天阅读量的很小一部分)时,你也要不早不晚地走过来?好几次,我都立即最小化做别的了,估计你当场也明白了,走开了,可是为什么下次还是让我难堪呢?在我看来,这叫大张旗鼓地窥探啊,而且神奇就神奇在,别的大部分无所谓让他看不看的时候他不出现,我有意避开他的时候他偏偏出现了……

这个心结关键应该是在我的,要不是我对个人隐私看得比较重,也不会扯出这么个麻烦,所以当仁不让地是我来解。下个学期我打算白天待图书馆了,课内课外的书交替着看总能轻松过去一天,只希望他也能好好上上网,毕竟平时都是我“霸占”着他的鼠标垫在用电脑。

另外还有一件事,彭经常向我们传递一种悲观思想。其实我们都知道,学校的确垃圾,大部分老师也很垃圾,而我更想问一句:既然你那么看不起这里,为什么不走?请原谅我这样的冒失提问,当然我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在你面前说出来。既然你选择留在这里,那我就期待着看到你的一个个过人之处(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呢;李白也告诉我们,天生我才必有用)。

总统型

这种人就真的是费力不讨好了,而且很多。要拉上我做什么事,提前一天打电话也好:好吧,居然选择了熄灯之后,我真服了他们啊;提前不到半天的通知,相信任何人都会恼火。

在这方面,肖的确是一个表率。来我学校找我,至少也会提前一个星期告诉我,甚至会提前一个月询问我是否有空,来之前几天当然也包括当天都会来几个电话。

这个寒暑假吧,大家没理由不一起出来玩。只是手机不一定时刻在身边,有时候可能换成航班模式在充电,等我到看到未接电话或者新短信时,为时已晚。两次实时通知的小聚会都让我给错过了,两次说去踢球也是碰巧在我带手机出门时打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