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传统佳节在小学生中还只是懵懵懂懂的年少无知,那它在中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中却早已销声匿迹。只有两种例外,一种是长假,比如春节、国庆节,劳动节也勉强吧,另一种就是恨不得月月日日都有的情人节了。反倒是西方的各种节日让大伙们追逐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认真地思考了以后,我似乎明白了:作为同窗,同学与我们的共同语言是最多的,家人和父老乡亲们就不一样了,代沟大得很,因此,“节日”和“都在校”两个因素自然就促成了这种怪异现象。毕竟,官方是不可能为西方节日放假的,回家也就成了学生们寒暑假才去想的事。不过假设一下,即便破天荒地放了,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留校欢歌,因为家里的父辈们可活跃不起来,兴冲冲地回到家里也只会无聊吧。再者,西方节日往往贯穿在我们的平静生活中,没有假期一结束就要考试或者交一大箩筐作业的压力,大家自然也能敞开心去玩。
这一切,都情有可原,也无可厚非,或者我们可以这么想,十几亿中国人就算只有一个零头的人在坚守着传统文化,总也不至于断绝香火。可是,我想知道,西方的人们是否也如此“崇洋媚外”?